





3月19日,2021年全国青少年体育管理人员培训班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级各类体校的170余位校长参加培训。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王立伟,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理事长韦迪出席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由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主办,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教育发展委员会、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体校分会承办,以推动体教融合,促进体校发展,提高青少年体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目的。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王立伟在开班仪式上详细介绍了国家体育总局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一系列举措,他希望各级体育部门要把握好政策环境,进一步提高体教融合的认识,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进一步拓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各级各类体校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践行体育育人功能,加快补齐文化教育短板,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
对下一步工作,王立伟提出四方面要求:一是树立新理念,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门办体育,顺势而为,主动求变,承担责任,发挥体校更大的作用;二是建立新机制,要充分发挥体校的优势,主动、有序向社会开放体校的场馆与训练资源,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三是探索新模式,各地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巩固体校的地位,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形成以学校、俱乐部为初级训练,体校为中级训练,体育职业学院为高级训练的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网络;四是拓展新业务,依托体校开展体育技能普及,积极创建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吸纳辐射周边学校,主动为校高水平运动队、社会俱乐部提供体育训练、康复等全维度的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强化体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阵地,推动体校三大球等项目发展,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会同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联合制定了《贯彻落实体教融合意见,推动体校三大球及基础大项发展工作方案》,并启动相关工作。根据总体部署安排,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足球、篮球、排球、手球、田径、游泳、体操项目工作组,并选定了各项目牵头负责人与专家组成员,协助青少司共同研究、推动全国各级各类体校三大球及基础大项发展工作。在2021年全国青少年体育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王立伟为专家组成员颁发聘书。
全国体校三大球及基础大项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王立伟、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理事长韦迪担任组长,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王雷、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刘亚群、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贵成、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盛茂武担任工作组副组长;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蒋晓平担任足球项目组组长,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王勇健担任篮球项目组组长,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夏清担任排球项目组组长,山东体院附属中学校长安慕雷担任田径项目组组长,杭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兼陈经纶体育学校校长吴璐琪担任游泳项目组组长,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王晶晶担任体操项目组组长,徐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吴南宁担任手球项目组组长。长春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杰,深圳体育运动学校校长戴亿新担任专家组成员。
本次培训班立足体校如何在体教融合中发展的主题,邀请了国内在体教融合领域研究多年的顶尖专家为大家分享经验、贡献思路。
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理事长韦迪表示,举办本次培训班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推动各级各类体校深化体教融合工作,加强体校改革创新发展,同时为各级各类体校、社会力量办训单位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意见》的出台是大好时机,如何抓住政策机遇,主动创新作为,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体校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新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体校也需要转变观念,开放办训,利用我们体育系统的资源优势,将更多的社会力量吸纳进来,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