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竞技体育>竞训资讯

“冰”盖“雪”现象短期难改 十三冬会赛程过半的思考

时间: 2016-01-25 12:32 来源: 长春日报
【字体: 打印

(记者 李木子)自本月20日正式开幕后,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赛程已经进行一半。无论是冰上项目的精彩、激烈,还是雪上项目的动感、唯美,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短道速滑赛场范可新超世界纪录,周洋打破全国纪录,范可新、周洋、韩天宇、武大靖各得2金成为“双金王”;代表哈尔滨出战的李馨在雪上更是加冕“三冠王”。

由于本届冬运会是在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国内举办的首次冰雪大赛,所以十三冬会被很多人看作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发令枪”。记者通过采访和观察发现,赛事设置上向冬奥会倾斜的本届冬运会在很多方面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冰、雪项目不平衡,雪上项目认知度不够的现象,短时间很难改变。

赛制变革——

取消排名有何影响

从项目设置上看,十三冬会更多突出冬奥会项目,冬奥会项目的比例由上届的62%提高到89%。其中,既有我国在冰雪运动上的传统优势项目,如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上舞蹈、自由式滑雪等项目,也有冰壶等潜优项目,同时,也有有待提高的雪上项目。

从本届冬运会来看,我国的短道速滑依旧保持着世界顶尖水平。不论是范可新、周洋等明星运动员还是李靳宇、韩雨桐等极具潜力的新星,都让人对该项目报以巨大期望。在速度滑冰方面基本上是张虹一枝独秀。相比之下,除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极个别项目外,雪上项目与世界顶尖高手还有一定差距。

本届赛事另一重大改革就是取消了代表团名次排名方式,取消了冬运会成绩计入全运会的政策,引导大家不要把参赛的目的和任务仅仅盯在金牌和奖牌的数量上,而是要促进人才的培养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针对这一变化,大多数代表团负责人表示,取消排名和回记对于他们的备战、训练没有太大影响。而为了让更多平时辛苦训练的年轻队员得到锻炼机会,长春、哈尔滨等后备人才基础雄厚的代表队选择把年轻队员交流出去,这样就可以实现成绩和锻炼新人的“双管齐下”。

发展瓶颈——

雪上项目认知度不足

本届赛事的天山天池滑雪场不仅与新疆冰上中心有140公里的距离,两个场地的人气也是天差地别。在冰上中心,无论是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这样的传统项目,还是冰壶、冰球等“潜力股”都能让观众席爆满。而在雪上,媒体却是“主要观众”,在欧美人气极佳的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等运动在我国仍遭“冷遇”。

据了解,本届冬运会参加雪上项目的选手几乎就是国内所有从事该项运动的运动员,基数少决定了“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实力差”成为雪上项目的普遍现象。其中,越野滑雪本就不多的人才储备正在萎缩,高山滑雪项目的比赛更是处于“只要报名就能参赛”的窘境。

记者在天池滑雪场采访时与现场为数不多的当地观众交流,他们表示,之所以来看比赛也就是“看个热闹”。“以前从来没有看过滑雪,具体的分项也不是很懂,只是觉得在家门口举办的冬运会,如果不来看看会后悔的。”观看越野滑雪的白领徐曦曦告诉记者。

据现场一位裁判员介绍,随着训练设备、方式方法的更新,目前国内越野滑雪项目的发展总体是向上的态势,但受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参与的青少年并不是很多。

未来期待——

长春着眼2022冬奥会

本届冬运会不可避免地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联系到一起,那么运动员和各地方究竟有何具体动作呢?市体育局局长刘海玉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表示,我市已经着手准备新增冰雪项目,并已经提前开启2022冬奥会的人才储备。

作为我国重点冰雪城市,长春为国家输送的冰雪人才不计其数,在国际赛场为国家争得了非常多的荣誉。

众所周知,培养有潜力的年轻队员是一件费时费力也费钱的“工程”。一名运动员从选材到成长再到成材,一个地方体育局的支持和付出是运动员成长的巨大助力。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我市的宁琴闯进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决赛,而我国开展这个项目只有6年的时间,这大大增强了我市培养年轻队员和开设新项目的信心。

刘海玉表示,作为地方体育局,培养年轻运动员为2022年冬奥会进行人才储备是责任也是义务,“增设新项目和培养年轻运动员我们是在同时进行,运动员自己也希望能在国内举办的冬奥会上展现风采。当然,我们也不会盲目地去做,要经过项目的分析、调研以及对运动员的精心筛选,选择最适合我国运动员发展的项目去普及和推广。”